饮鸩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释义】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
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
渴。比喻不顾严重后果采取有害的办法
救急。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霍谞传》。
东汉时候,大将军梁商在朝廷上的
权力很大。一次,有人向他告密,说地
方官宋光擅自修改朝廷的章法。梁商不
问青红皂白,将宋光关进了洛阳的监
狱,把他打得死去活来。
宋光的外甥叫霍谞,听到舅舅被冤
屈的消息,十分焦急。决心上书梁商,
为舅舅申冤。当时他才15岁,但在大人
物面前毫不畏惧。他在申诉书中说:“我
是宋光的外甥,我来替舅舅申冤辩解。
宋光一向循规蹈矩,按章办事,即使对
朝廷章法有什么不同看法,也会按正常
途径向朝廷汇报,怎么可能冒着生命危
险私自删改呢?这就好比一个人肚子饿
了吃附子(一种有毒的植物)充饥、口渴
了用鸩的羽毛泡制的毒酒来解渴一样
(饮鸩止渴),不等东西进入肠胃,人就
已经断气了。这样的蠢事,宋光怎么会
做呢?请求大将军查清原委,千万不要
冤枉好人……”
梁商看了霍谞的申请,十分感动,便
释放了宋光。
此成语出自《后汉书·霍谞传》,原
文是:“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
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