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前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集团,为中央金融企业,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公司。中信集团业务主要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房地产、工程承包、机械制造、能源工业等领域。其主营业务为金融,属于大型金融央企集团。

这家号称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集团,至今走过了42年的发展历程,在中信集团华丽演出的背后,是中国近现代唯一传承三代以上的贵族—荣氏家族的身影,荣氏家族是中信集团的缔造者。因为荣毅仁的父亲就是民国时期的面粉大王荣德生。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氏家族,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因一直受到组织信任,荣家也扛起了改革开放后经济恢复的重担。1979年,荣毅仁应邓小平之邀建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现中信集团),开启了中信集团华丽的篇章。

荣毅仁是继荣宗敬与荣德生之后荣家族最杰出的年轻一代。事实上,当中信集团成立时,荣毅仁最初的想法是成立一家私人公司。但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国家刚刚改革开放,民营公司实力不够,难以国际化经营。只有把公司建设成国有企业,才能有利于中信集团的发展,1987年,荣毅仁之子荣智健加盟中信香港,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荣智健是进入中信集团高层管理的荣家族第二代。之后,许多荣家族成员进入了中信集团的总部或分公司。在荣家的建设下,2008年时中信集团总资产就高达1.6万亿。同年,因中信泰富(原中信香港)投资失败,亏损约150亿,荣智健离开了中信集团。此后,荣家人不断离开中信集团,作为补偿,荣氏家族在海南获得了大面积优质土地资源,从此荣氏家族与中信集团分离。2011年,中信集团重组为国有独资企业。

离开了荣家的中信集团,其发展势头仍然不可阻挡。据不完全统计,中信集团总资产约达8.5万亿元,拥有175个一流的子公司,几乎覆盖所有行业。就像韩国的三星集团一样,中信集团几乎存在于你能想到的每一个商业领域。中信集团的金融企业涉及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基金业务、保险业务、信托、期货,投资和资产管理等。例如,中国第七大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有限公司(中信集团最大子公司)

中信证券有限公司、亚洲最大的证券公司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最大基金公司,均为中信集团旗下公司;中信集团的非金融企业涉及文化、体育、医疗、农业开发、娱乐、卫生、科研、煤炭、电信、互联网、石油和天然气矿业、建筑业等多个方面。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天时集团能源有限公司、天时集团能源有限公司、杭州手外科医院、中信房地产有限公司都是中信集团下的公司。目前,中信集团的业务涉及新加坡,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菲律宾, 西班牙等国家。
金融业是中信集团重点发展的业务,其资产约占中信总资产的81%,主要由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组成。实业在中信总资产中约占18%,涉及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和领域。

2011年中信集团以绝大部分经营性净资产作为出资,联合其全资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管理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中信股份,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80亿元。2014年8月,中信泰富以2270亿成功收购了中信股份,(中信集团的99%的资产均在中信股份里面)中信集团正式通过借壳子公司成功上市香港资本市场。同时中信集团将在中信泰富的占股股份提升到79%,为第一大股东。(但中信泰富并非国企)
在当时,中信集团整体上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展现了中国进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决心,更重要的是彰显了香港再一次在内地的改革开放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

42年的风风雨雨,中信集团不断发展,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新的时代,中信集团更是不断为中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