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一生一世美人骨,一征一战埋忠魂。
醉卧白骨滩,放意且狂歌,一匹马,一壶酒,世上如王有几人。

小南辰王是《周生如故》塑造的一个完美的角色,有皮相,有骨相,有节操,有情怀,心怀家国,情系天下,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却唯独没有自己。
为了自己的族人在放下武器的那一刻,他的徒弟风俏声嘶力竭的哭喊:师父,求你自私一次,不要放弃自己……是的,自私一次就可以挽救自己,可是他拒绝了,因为他不能。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血书“辰此一生,不负天下,惟负十一”。
他去了,受尽酷刑,离开了他挚爱的土地,他守护的人民,唯独辜负了爱他的徒弟,和所有爱他的人。
如果说,小南辰王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那么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无疑就来源于他的三个选择,因为这三个选择一步一步的把他推向了断头台,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次选择,年少的小南辰王在自己的皇兄面前立下誓言:自愿舍弃王姓,自守西州,从此不再踏入中州半步。
小南辰王本是先帝刘元的弟弟,由先帝扶养长大,小南辰王对先帝的抚养之恩一直谨记在心,但是宫廷环境的暗黑令他产生了去意,于是他在皇兄面前立下誓言:臣弟自愿舍弃王姓,自守西州,从此不再踏入中州半步。
因为他觉得,不姓王姓,就失去了当皇帝的资格,不入中州,就没有了篡夺王位的机会,这样的话,就可以令自己的皇兄,令朝中的大臣们不再议论自己,也不再记挂自己,自己就可以在西州好好的活着。
他带着皇兄的恩情,也带着皇兄的猜忌,因为皇兄给他派了一个看似辅佐他的军师 ——谢崇,实为监督他的皇帝的眼线。
带着皇兄赋予的三万军马,以十几岁的弱冠之年踏上了奔赴西州之旅。好在命运眷顾了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西州固守疆土,战场杀敌,让自己的王军发展壮大,成为了拥有七十万王军的一方让敌人胆寒的强大的王爷,小南辰王的威望和声誉响彻西州,震慑番邦。
从无败绩的小南辰王从籍籍无名一跃成为了朝廷影响力最大的藩王。
但是小南辰王从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不入中州,不觑王位,他一个人在战场上肆意挥洒,坊间却有了“醉卧白骨滩,放意且狂歌,一匹马,一壶酒,世上如王有几人。”的传说。
小南辰王当初选择离开中州,舍弃王姓,本是一种自保的行为,因为他为了活命,为了不成为皇位争夺的牺牲品,也为了江山稳定,人民生活不流离失所。所以,他选择,不要国姓,放弃自己做皇帝的机会,不让皇兄的皇位有被争夺的人。这样的话,皇兄的皇位也能稳当一些。因为在战乱的北陈,皇帝的皇权也是时时的受到威胁的,甚至会丢掉自己的性命。
剧中的先帝刘元就是莫名其妙薨逝的一位皇帝,他的死戚真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小南辰王用自己的牺牲也没有保住皇兄的性命,却使自己失去了皇位的资格,因为他说,他是外姓藩王,没有资格进入皇陵。
小南辰王的第一选择,就把自己排除在了皇位的排序中,除了谋反,没有了以刘氏子孙进阶皇位的跳板。
第二次选择,在皇兄死亡的回程里,在新皇帝刘微面前立下誓言:本王在此立誓,一生驻守边关,不娶妻妾,不留子嗣。
他皇兄的死讯传到西州,徒弟们都劝说他不要千里奔丧。就连军师谢崇也不希望他为此涉险,但是他说:他是先帝扶养长大的孩子,他不能忘了这一份恩情。
于是他带着三千骑兵,连夜奔赴中州,就是为了能赶上皇兄的葬礼。
他站在中州门外,坚持着自己的誓言,绝不踏入中州半步。
但是他低估了朝臣们的能力,为了让他踏入中州,戚真真和朝臣们无所不用其极,如果他不进入,就会被冠以谋反的罪名。
为了江山稳定,为了亲侄子的帝位稳定,他在思量再三之后,一把配件,独身一人在十几年之后重入中州城。
朝堂之上,他跪拜六岁的小皇帝,并再次立下誓言:一生驻守边关,不娶妻妾,不留子嗣。这样就没有了谋逆的理由,他也可以不用受流言困扰。
然后他毅然转身,离朝堂而去。他说过,这里不适合他,他也不愿久留这里。
尽管这里是他的家,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但是,这里也不是他的家,因为这里处处充满了危险,对他充满了敌意。
送别了皇兄,他回到了自己的西州,继续过起了刀口上舔血的战场狼烟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也是小南辰王最恣意快活的生活,因为他“一匹马,一壶酒,醉卧白骨滩,放意且狂歌,世上如王有几人!”
可是一个硬塞给他的徒弟——漼氏漼时宜,却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情怀和牵挂。
在南萧的桓氏书院,当小南辰王被问道是否后悔立那个誓言的时候,王爷沉默了,是啊,真心话是什么?世人又有几人可以说真心话?
小南辰王被自己的誓言禁锢着,注定了他此生无妻无子,注定了他此生为北陈固守疆土,力保百姓家园安定,国家城池不失。只是他自己,注定了有些事情,他永远也不可能去做,也不会去做。因为他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他要为自己的行为遵守约定,他要为自己的誓言付出一生的幸福。
尽管他知道自己对时宜的感情有多深,尽管他知道,时宜对他的感情有多深,但是,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的中间隔着不仅仅是一份皇室的婚约,还有小南辰王朝堂之上的铮铮誓言:不娶妻妾,不留子嗣。
所以,在小南辰王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血书的“辰此一生,不负天下,唯负十一”,才显得那么的悲凉,如果有可能,我觉得他宁愿舍弃誓言,不负十一。

第三次选择,在新皇帝刘子行的围困之下,在太原郡金荣的威逼之下,为了挽救自己族人的生命,自愿放弃抵抗,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皇宫惨剧再次发生,皇帝刘微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毒死,他的儿子也没有存活下来。祸害后宫的戚真真再次故技重施,又拥立了一个五岁的刘子贞登上了帝位。
但是久居宫中的前太子刘子行联合太原郡太守金荣发动了宫廷政变,捋走了小皇帝,欺骗了小南辰王,和金荣设置了一场鸿门宴,助自己登上了帝位,也把小南辰王困在了宫墙之内。
小南辰王和他的徒弟们虽然可以自保,但是金荣以刘氏皇族的族人相威胁,迫使小南辰王站在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小南辰王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族人一个个的死去,无奈之下他放弃了自己的武器,为了族人的安危,他选择了牺牲自己。
尽管族里的长辈们让他不要管他们,尽管小皇帝喊着“我不怕了,皇叔公快走”,尽管他的徒弟风俏哭喊着“师父,自私一次可以吗?”
但是,他依然不为所动,镇定自若的下令“撤军”,然后扔下武器,束手就擒。
其实他清楚的知道,从放下武器的那刻起,他的生命就开始走向了倒计时,因为有那么多的人忌惮他,有那么多的人希望他去死。
死亡是从小就悬在他头上的利剑,他无时无刻的不在为自己的生命妥协,可是最终他还是摆脱不了自己死亡的命运,因为不管他如何的摆脱,不管他如何的退让,他始终是刘氏的子孙,他的身上始终流着的是皇族的血脉,血肉亲情,是割舍不断的情分,也是你黄泉路上的催命符,这是宿命,怎么也摆脱不了。
除非你拿起武器,做自己的主人,但是那样又不是他小南辰王的初衷和本意。
只要有这三个选择在,小南辰王就不会摆脱自己的宿命,也就不会摆脱死亡的悲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7656099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